三颗生命火种同天接力,“热血英雄”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大爱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

7月25日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,三位来自湖南不同地区的青年,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,为素不相识的三位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。

这份珍贵的“生命种子”,将跨越千山万水与血缘的阻隔,为三位素不相识、正在与病魔抗争的患者点燃重生的曙光。

延续使命:医生“换个战场”救死扶伤

“80后”医生龙兴(化名)与“90后”医生蔡辉(化名),正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,“换个战场”践行着守护生命的崇高使命。

龙兴早在2019年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。

今年6月,龙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,有着20年从医经历的他深深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。“见过太多生离死别,知道这份‘生命种子’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。”他说,自己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,就是希望能以医生的身份,为患者多做一点事。 

躺在病床上,龙兴文读着受捐者送来的感谢信,眼眶湿润。

“也许是上天垂怜,让我们遇到了您,这才让我女儿有了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,您对我们家的这分恩情,我们铭记于心。”信中如此写道。这份勇气和大爱托举起一位4岁女孩的未来,为她送去了新生的希望。


年轻的90后同行蔡辉同样被这份责任与爱心感召,2024年郑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行列。

今年6月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,他正在诊室接诊,挂了电话便对患者说:“等忙完你的事,我可能要去救另一个人了。”

记者了解到,蔡辉的捐献之路并非完全顺畅——永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蔡辉刚注射完动员剂肌肉酸痛,身体出现不适。

“但是一想到还有远方的生命在等待,我就想办法散步转移注意力,再难受也不会放弃。”他说。


这两位不同年龄、地区的青年医者,此刻同步选择入库并慷慨捐献,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继续谱写救死扶伤的篇章。

“爱出者爱返”:受助者家属挽袖接力

1982年出生的许波(化名)是普通企业的一名职工,一直兢兢业业,内心始终充满爱与希望。

“曾经受过恩惠,如今还想继续将这份爱传递下去。”这是许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部初衷。


2019年,许波的侄子不幸患上白血病,家人心急如焚,但好在很快匹配到了捐献志愿者,最终恢复健康。这场刻骨铭心的经历,让许波深深理解了“生命种子”的珍贵与“髓缘”奇迹的意义。

“我想做些什么,把自己感受到的这份爱再传递下去,为更多的人带来生命的希望。”2020年至今,许波一直在坚持捐献成分血,先后7次机采血小板,累计达14个治疗量。

2021年7月,许波在一次捐献成分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,正式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今年5月,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机缘再次“链接”,他接到匹配成功的电话后毫不犹豫答应捐献。

“亲爱的恩人,你给予我的是整个世界,更是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,点燃了我们全家心中不熄灭的感恩与希望之火。”今天上午,一封来自受捐者的感谢信送到许波手中,他将信件轻轻叠好,表示这是珍贵的缘分,要永远珍藏。

报道发出前,从3位“生命使者”体内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刚刚打包好,即将启程前往3位患者所在的医院。“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,好好生活。”临别时,3位“战友”紧紧握手,约定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再聚,看看彼此用爱心守护的“另一个生命”是否安好。

截至目前,全省已有近20万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,累计完成捐献突破1369例,这些平凡英雄用勇气和爱心,为更多家庭点燃了希望之光。

 

来源:湖南日报 湖南省红十字会融媒体中心